本篇文章2918字,读完约7分钟

“金融服务+特色养殖”,抓住特色产业牛鼻

“最近,我们启动了‘鲤鱼医院’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社的规范化养殖流程,需要资金支持。 农商行知道我们的资金诉求,量体裁衣给我们匹配了“新型农业主体贷款”的信用产品,及时提供了280万元的资金支持,享受了利率优惠,真的帮了大忙。 东阿县绣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磊介绍说。

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作为“中国黄河鲤鱼之乡”,东阿县依托毗邻黄河的特点,近年来黄河鲤鱼养殖产业迅速发展,绣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该领域的典型代表,年位于东阿县大桥镇,韩国村绣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养殖正宗东阿黄河鲤鱼。 每条鱼的背鳍都有二维码,真正实现了跟踪查询,可以通过育种孵化、投喂饲料等消息验证,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合作社目前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财富“锦鲤”,这条黄河“锦鲤” 刘老人是附近村庄的贫困者,由于合作社的成立,他有工作岗位,所以每月实现了3600元的收入,直接消除了贫困。

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根据扶贫政策的有关要求,我们将发挥各产业在金融扶贫中开展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通过支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扶贫提供金融动力,使贫困者持续享受金融扶贫政策的红利。 ’人民银行东阿县分行第一负责人李庆军说。

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围绕黄河鲤鱼养殖产业体系,东阿农商银行将金融服务输送到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休闲旅游、阿胶鱼深加工等各个环节,延长金融服务触角,在“金融+合作社+农户(穷人)”等多种模式下,鲤鱼 黄河鲤鱼养殖产业不仅是东阿农商银行加强特色种植养殖产业信用支撑、持续扶贫攻坚的缩影,也是金融支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较为有效的联系。

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金融服务+特色种植”,以项目种植为目标,在不中断地快速发展

特色农业基地方面,东阿县陈集镇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采摘观光旅游为目的,全力扩大葡萄种植规模,目前

以前,胡楼村的群众缺乏主导产业的支持,以农作物种植、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微薄。 乡村振兴战术实施后,当地结合现状,决定以大棚种植为中心进行仿制,从而找到了丰富家园的好方法。 年,胡楼村建成了第一批塑料大棚。 当时,各大棚占地1.5亩,建设普通拱桥需要6万元,加上育苗、施肥、浇水等费用,共计7.5万元左右。 由于资金有限,塑料大棚的建设不能长时间正常进行,让种植者们很为难。 东阿农商银行了解到这一情况,自行对接,向上级领导报告农户资金短缺情况后,得到了不少政策上的支持,加大了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 有了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葡萄大棚建设顺利运行,年扩大种植面积,完成了第二批大棚建设。

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在东阿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大棚葡萄栽培发展迅速,前期投入两三年后回归日本。 最初,胡楼村建造了高标准钢结构的大拱,年底建成,年3月育苗。 28间小屋,总投资额100多万元,缺的近60万元。 年,该村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又建成10个钢结构冬季暖棚,总投资70多万元,还有近40万元资金缺口。 这一百万元以上的资金都是农商行提供的。 其次,这些葡萄温室将安装温控设备。

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不仅给予资金,还提出好主意。 任集村位于东阿县西南角,村里大部分人民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基本上在人均几亩的土地上生活,有些年轻人做起了生意,去打工。 因为在近年的新农村改造中,一部分中老年人面临着粮食地减少,无籽的状况。 陈集镇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与村委会班子成员积极开会讨论,最后定稿时有办法迅速发展葡萄种植特色产业,但员工攒了一辈子的钱买了大楼,没钱……

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这次也是东阿农商银行伸出援助之手, 与以往的贷款项目不同,以更低的利率处理大众的高利息担忧,以更长的还款期、更灵活的还款方式消除大众短期内无法偿还的困境。 由于担心收入和资金投入,最初只有几个人有种植的想法。 面对这种情况,陈集支行联合任村委会在村委会召开动员大会,村委会班子率先承包,农商行提供“塑料大棚贷款”,聘请专家讲座,切实处理群众的担忧。 贷款资金到位后,前12个高标准葡萄大棚拔地而起,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到了收割季节,最早的葡萄售价达到了18元一斤,一个大棚创造了利润5-7万元。 看到收益后,越来越多的群众投入到经济转型的快速发展中。 截至目前,任集村已建成25座高标准葡萄大棚。 陈集枝行为葡萄屋建设发放授信252万元,极大地促进了任集村经济转型快速发展的进度。

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近年来,东阿农商银行作为东阿县地方“龙头”金融公司,肩负着党和政府赋予的神圣职责,不忘初心,是新时期农村金融主力军,责任和情感服务“三农”落地,全力促进农村振兴战术的落实。 一是做顶级设计,长时间工作,精准推进。 支持农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统筹农村振兴推进工作的规划、研究部署,及时总结农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和面临的困难,确保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与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建立全面、长时间、稳定的合作关系。 逐一发挥金融特点,紧紧围绕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战术规划,逐步发挥主体和骨干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二是加强信用投入,坚守定位,放矢。 加强市场定位,加大农业支持力度。 围绕农村产业的繁荣,支持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 结合管内各乡镇主要领域的优势,积极引导客户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培养客户的信用诉求。 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村型电网规范化建设,根据“一户一级、一村一格”的大致情况,走访电网内客户,收集客户新闻,建立档案,绘制服务地图,充分了解村电网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家庭情况。 围绕特色养殖产业链,让农户增收致富。 对比管内“阿胶”特色产业,理顺上下游客户之间的关系,授信同领域各节点,上下游双赢,实现连锁效益,增强全领域客户对我银行的依赖性,提升各节点农户财富,推动了阿胶产业链整体良性快速发展。 如累计向农户发放养驴贷款1200万元,支持驴皮供应商贷款1700万元,支持阿胶加工公司贷款8600万元。 三是围绕农户的信用诉求,创新信用产品。 深入挖掘顾客的信用诉求,制定比较有特色的信用产品。 例如,在农区对从事货物运输领域的顾客进行调查时,发现顾客在购买卡车时存在第三方非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创新推出“汽车运输贷款”,降低顾客资金的聘用价,比较有效地处理顾客担保难的问题 达成合作意向的运输企业有6家,授信24户,630万元。 三是促进“生态宜居”,伸出触角,扎实服务。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引领农村文明建设。 配合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通过发放农民住房贷款、支出贷款、优质家风信用贷款等贷款,加大农民对购房、自建住房、住房装修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在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向家风良好的家庭、自然人宣传“好家风信用贷款”,这笔贷款以家庭信用为基础,家庭成员作为共同还款人,诚实信用转化为信用额度,为好家风创造价值,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扩大农村支付渠道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实践普惠金融理念,加强农业区支付结算渠道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互联网,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加大电子设备配置力度,提升农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实现“村有机,人人有服”,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公里”,现有atm、crs自助设备69台,农金通自助设备266台。

标题:财讯:东阿农商银行推进“乡村振兴”战术落地生根纪实

地址:http://www.7u0.cn/jjxw/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