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8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昌邑市围子大道的古河村菌类物种养殖隧道内一片繁忙景象,10多名村民在切香菇、装箱……很高兴在如今的古河村,香菇扶贫产业发展迅速。 但几年前,古河村是有名的省级贫困村,全村105户,贫困家庭53户。

根据省联社和扶贫部门的部署要求,昌邑农商银行希望派出金融辅导员进驻古河村,全面开展金融扶贫工作,挨家挨户对接建设卡贫困户,为能够脱贫、脱贫的家庭处理资金问题。 经过市政府、农业农村局等多个部门的协助,最终在古河村引进了蘑菇养殖产业脱贫项目。 请专家、测土、选址、筛种……菌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下子写出来。

财讯: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一切准备工作只有东风,等待村民加入。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报名的摊位上午没有人问津。 普及不够吗? 说明不够吗? 周子分店顾客经理宫召强感到困惑。 找了村里的人一问,发现由于资金和销路的问题,看不到利益。 别说出钱参加了,连想都没想。

财讯: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有农商行‘兜风’。 你在害怕什么? 我们农商银行的援助资金已经到位,销售渠道也打通了。 只要工作,就一定能赚钱。 ”。 宫强和村支书董洪礼自发动员村民,举例算账,村民们才吃了“定心丸”,明白这是一件大好事。 于是纷纷入股,开始香菇规模化栽培。

财讯: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董锡娥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的成员之一。 一班孩子都在上大学,光靠几亩地的收入,养活两个大学生显然赚不到钱。 董锡娥和丈夫董洪礼商量后,决定加入香菇养殖队。 但是,光是塑料大棚的建设和菌种的购买就需要近5万元。 这么多钱怎么让董锡娥不好住了? 知道董锡娥的担忧后,宫召强主动去找门。 经过调查,有生产能力、经营场所和村庄集体担保,董锡娥成为昌邑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 很快,5万元的扶贫贷款到账了。

财讯: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有了融资资金的支持,董锡娥夫妇的干劲更大了。 目前,董锡娥家已从原香菇养殖隧道一条扩大到约3亩农田的两条隧道。 目前,亩产蘑菇2.5万斤,亩产最高可达4万元。 由于蘑菇产量稳定,质量也很好,昌邑市宏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积极联系她,上门为其批收。 通过市场零售,大大提高了蘑菇的销售进度,节约了人力的价格。

财讯: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你的银行贷款,给你便宜的利率,我们的蘑菇水肥都能赶上。 宏观市场看到我们每年都种植,增长势头也很好,自发来到家里,我们夫妻俩也不需要从早到晚到处零卖,真的赶上了扶贫的好政策。 瞧,今年的第一只蘑菇比往年长得好。 ”。 说起来,在大棚里忙碌的董锡娥,一边熟练地收割蘑菇,一边不由得眉开眼笑,脸色变得轻松了。 现在,古河村三分之二以上的贫困家庭成功地消除了贫困。

财讯: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截至9月底,昌邑农商银行发放各类扶贫贷款3900余万元,成功扶贫300多户贫困家庭。 另外,5人的金融辅导员队伍专门跟踪访问贫困家庭,为贫困家庭提供最快的“回家服务”。

(投稿者:孙婧婧)

标题:财讯: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地址:http://www.7u0.cn/jjxw/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