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7字,读完约4分钟

从“被动理赔”到“全流程健康管理”

健康保险业务模式的悄然变化

新冠肺炎的流行,不仅促进了全年健康保险保险费的增长,也加速了保险企业健康保险业务模式的转变,“被动理赔”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保险企业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健康和行为数据的渠道可以支持供应商和产品开发。 另一方面,在医疗通胀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可以为保险企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增强以前流传下来的健康保险担保利润率。

财讯:健康险业务模式悄然变化

疫情、医疗支出促进模式的转变

一方面健康保险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来源于疫情。 疫情爆发提高了公众对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认识,同时也有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和接收医疗资源和服务的趋势。 所有这些趋势都会加速保险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卫健委属管医院年3月疫情高峰期的网络诊疗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 由于网络医疗平台的采用量急剧增加,在线开设人数也增加了近10倍。

穆迪预计,后疫情时代,在线问诊趋势将持续,但速度将放慢,为保险企业带来新的机会,扩大顾客影响,增强医疗服务供应链中的作用,成为公共医疗体系长期的资源

转换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 经合组织全年医疗卫生数据显示,我国全年公共卫生支出约占其gdp的5%,与发达经济体超过10%的水平相比比例较低,但这笔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全年政府支出部分占医疗卫生总支出的56%。 过去十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率超过名义gdp增长率5-10个百分点。 随着支出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政府医疗保险基金的盈余将缩小。

财讯:健康险业务模式悄然变化

穆迪认为,随着医疗行业民间资本的增加,商业保险有望为中国未来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长提供更大比例的资金,在支持中国医疗卫生支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视价值链的多重互动

与单纯的支付人传统的传播模式相比,更重视保险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全面整合医疗供应链。 通过加强保险企业与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等多种信息表达的相互作用,保险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保险风险。

在国内,保险企业积极参与健康管理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投资模式,即保险企业直接投资医疗设施并运营,二是建立连接医疗价值链中不同合作伙伴的平台

多家国内保险企业建立了直接投资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健康投资管理企业,或者投资了医院、医疗中心。 例如,泰康人寿在投资自己的医疗和老年护理设施方面是先锋。 此外,青岛新闻网保险和阳光人寿也投资或直接经营自己的医疗中心、诊所和医院。

财讯:健康险业务模式悄然变化

外资保险企业没有直接投资医疗设施,而是采用合作模式,提供广泛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例如友邦保险和微医年达成战术合作,根据合作协议,友邦保险客户可优先享受微医医疗健康服务。 友邦保险也在中国内地建立了自己的医疗互联网。 年报显示,该互联网覆盖650多家内资和外资医疗机构,在福利计划下直接向50多万注册会员提供支付服务。

财讯:健康险业务模式悄然变化

新模型面临三种风险

。 值得注意的是,模式转移有好处和风险。

首先,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保险企业的业务实力,保险企业可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增值服务,改善保单的续展率、利润率。 其次,新模式将保险企业整合到医疗服务供应链中,使保险企业获得健康和行为趋势的新数据。 此外,保险企业可以通过运营医疗设施和在线平台获得新的收入来源。

财讯:健康险业务模式悄然变化

但是,由于战略方面的要点和执行方面的差异很大,迁移可能会有一些风险。 穆迪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健康保险业务对医疗通货膨胀和发病率很敏感。 医疗资源市场的动态变化、医疗技术创新以及公众发病率的变化,可能对保险企业的承保环境提出挑战。 使用新模式可以降低这种风险,但不会消除这种风险。

其次,健康保险产品相关政策除了承保利润外,一般还符合多个社会目标。 例如在韩国,保险费的上升受到监管上限的左右,医疗服务提供者也过剩地开了药,所以健康保险的利润率变窄了。

第三,新模式可能导致高额投资,特别是直接投资模式,保险企业在投资实体设施上花费巨大。 医院和养老院等医疗设施的直接投资昂贵,运营收益低,房地产开发和专业医务人员的雇佣高。 此类资产还面临着投资回收期、房地产市场波动周期和监管风险。 在资金和价格投入方面,合作模式的负担通常较轻,但潜在的管理不当可能会带来声誉和合规风险。

标题:财讯:健康险业务模式悄然变化

地址:http://www.7u0.cn/zqjkxw/3438.html